今年三月,心丁加入了糸玉的團隊。
到任的幾天後,有一個早晨,糸玉照常進辦公室,卻在桌上看到一杯冒著熱氣的熱美式——沒有糖,沒有奶,就像她多年前每天上班時的習慣,一杯無糖熱美式,支持一天的精神。
她有點驚訝,卻也微微一笑。
那天,手機LINE跳出訊息,是前HR夥伴賽咪的問候:「早安~有喝到美式嗎?」
原來,心丁正是賽咪的好友,透過這層關係,她來到了糸玉的團隊,心懷期待,也帶著誠意。
那一杯美式,是她對團隊主理人的默默致意——「我知道你,也希望成為這裡的一份子。」
糸玉一向深信「人要被看見,才有可能發揮得好」,因此她花時間與HR團隊的每一位夥伴深入對話,傾聽每個人此刻的處境與未來的渴望。
在年度規劃中,每位夥伴都有雙重身份——既是「學習者」,也是「傳承者」。
而心丁的故事,糸玉聽了也放在心上。
她的孩子在去年底從前夫那裡回到她身邊生活。
那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,也是人生的重要轉彎。
她說:「我覺得自己調適得差不多了,也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來支撐生活。」
於是,在副手禾心的面試安排下,心丁順利加入了這家公司。
她的工作認真,表現細膩,卻也常常接到學校老師的來電——孩子身體不適需要接回。
因剛上班還沒有特休,她多次請事假。
糸玉察覺,孩子似乎並無大礙,甚至有時回家後還能繼續去打球、玩耍。
她明白,這不只是身體的病,而是孩子在情緒上,尚未準備好媽媽不在身邊。
終於,有一天,心丁約了談話,平靜地提出了辭呈。
她坦承:「孩子現在只要我不在就會哭鬧,我實在沒有辦法安心工作……我知道現在只能先做選擇,至於之後該怎麼走,我還沒想法。」
糸玉沒有多勸,只對她說:「我們每一段生命的選擇,不一定要立刻知道出口在哪裡。你先穩穩地、一件一件去完成,去照顧、去陪伴、去調整,出口自然會浮現。」
有時候,我們以為是在講工作的事,其實,是在講人生的進度、角色的拉扯與心裡的重量。
有些離開,是為了更穩妥地重新站穩。
祝福她,無論何時回來,都依然是我們深深記得的夥伴❤️🩷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