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皿在人資部已經待了十年,作為資深主管,他對公司的運作了如指掌。然而,隨著公司進行組織大變革,整個環境迅速改變。公司由子公司調回了小亮總經理來接任總管理處,而小亮的領導風格強調效率和創新,與大皿穩健保守的方式截然不同。
隨著變革的推進,大皿感到越來越無法跟上小亮的步伐。每次會議和新的專案要求,都讓他倍感壓力,逐漸影響了身體狀況。失眠、頭痛、胃部不適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他常常把「提早退休」掛在嘴邊,心想這或許是解脫的唯一方式。
小亮總經理敏銳地察覺到大皿的掙扎。為了推動人資部更快適應新時代的需求,小亮從業界找來了一位資深的HR專家——糸玉。糸玉的到來迅速改變了整個部門的運作。她以明確、快速且高效的風格迅速上手,短時間內便完成了多個原本拖延已久的專案。這讓整個人資部重新煥發活力,也給了公司極大的信心。
隨著糸玉的表現出色,大皿發現自己手頭的工作變少了,壓力也隨之減輕。他開始覺得,提早退休似乎不再那麼迫切,甚至有了繼續留任的念頭。然而,問題開始顯現:儘管大皿依然擔任人資部主管的職位,實際上,所有內外專案的開發、執行和日常管理都由糸玉主導。人資部的夥伴們也漸漸將糸玉視為實際的領導者,部門內形成了兩位主管的尷尬局面。
小亮總經理看在眼裡,意識到這種內耗已經影響到整個部門的士氣和效率。糸玉盡全力推動每個專案,而大皿的存在雖然不直接阻礙工作,但他的角色模糊,讓部門陷入不穩定的狀態。小亮知道,解決這個問題刻不容緩。
小亮決定採取果斷措施。她先找來大皿,坦誠溝通:「大皿,我一直很尊重你在公司多年來的貢獻,但目前人資部的現況顯示,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你的角色定位。糸玉帶來的改變和進步是顯而易見的,我們需要更清晰的領導結構來支持這些變革。」
大皿沉默片刻,內心有些複雜。他知道這場對話不可避免,糸玉的表現確實無可挑剔,而自己也明白已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扛下所有責任。最終,他點頭:「我理解你的意思。或許,是時候讓我真正放手了。」
隨後,小亮也與糸玉溝通,明確了她作為人資部唯一領導的責任,並鼓勵她繼續推動部門發展。這次的調整不僅解決了部門的內耗問題,也讓糸玉能更自如地發揮她的才能。
大皿在幾週後正式宣布退休,帶著榮譽和感激離開了工作崗位。而糸玉在小亮的支持下,繼續帶領人資部邁向新的高峰。組織內部終於恢復了穩定和高效,變革也得以順利進行。
這是一段交接的故事,也是一個轉變與適應的過程。對大皿來說,選擇放手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抉擇;而對糸玉和小亮來說,這是推動公司變革的必然步伐。